栏目导航 Navigation
作者:吾心生
来源:楼市微观察(loushi666)
最近,广州(楼盘)越秀·星汇海珠湾这个项目火了,据的报道,越秀地产这个项目的2016年就开始认筹,当时为了取得认筹资格,锁定房源和价格,很多购房者还按照开发商的要求购买了几十万元的理财产品。但这个项目实际到今年3月份才取得预售证,随即宣布该项目单价为每平米5.2万至5.8万元。这个价格比当初购房者认筹阶段锁定的3.53万至3.69万高出许多, 一晃三年过去,海珠湾的准业主们平均每套房要多支付100万元。
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是出了名的没品,大开发商也不例外,中小开发商就更别说了,利益面前一切皆可为。
比如去年西安(楼盘)的一家开发商就公开举报自己无证销售,要求废除购房合同,收回房子重新销售;
比如最近北京(楼盘)有三家大牌房企被查,分别是华润,万科和中铁。原因分别是未取得预售证就收取认筹金;变相锁定客户资金,样板间装修标准超出销售方案承诺;地下库房宣传用途与规划用途不符。
回过头来看看,越秀地产这项目命中多个:未取得预售证就收取认筹金,变相锁定客户资金等。
你想找开发商要个说法?太难了。
开发商做事通常都是滴水不漏,他们当然知道,未取得预售证就收取认筹金这种事是违规的,所以当初在设计预申购协议的时候就做了避险处理。综合考虑了延期成本、涨价空间、预售证获批周期等因素。总之,一切的设计都是开发商完全处于优势地位。
至于变相锁定客户资金,这一点在开发商的设计中,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剧情,完全是自愿。2016年,正是一线楼市起势的,房地产完全是卖方市场,你要想买房,开发商开出的加码必须完全不折不扣的“自愿”接受。购买理财产品这种条件在很多项目销售中都存在,目的当然是帮助开发商降低资金成本。
越秀地产有个非常好的名义来涨价:2016年3.53万至3.69万的价格,只要当时预售证下来,肯定会开盘,但无奈调控太紧,拿不到预售证。时间来到了2019年,预售证终于下来了,价格也是获批的,涨价自然是合理合法。
如果说购房者因为房价涨跌去售楼处拉横幅是没有契约精神的话,那么开发商的这种行为,那就是更高级的“没有契约精神”,因为他们合理利用规则,即便你走法律途径也没用。这是更没有道德底线的行为,你只能从心底里杀它一百次。
对于广州这种城市来说,拿地本身就不容易,卖一套少一套,每个项目都必须精打细算,以求利润最大化,有时候也必须借势而为。以拿不到预售证的名义,行捂盘之实,开发商们屡试不爽。
在越秀海珠湾这个项目上,如果最终开发商赢了,那真的太可悲了,是道德底线被击穿,更是调控的悲哀,因为它已经背离了“房住不炒”。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楼市微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