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Navigation
前两天的湖北恩施(楼盘)因一份“稳房价”的红头文件赚足了眼球。
一直以来在“稳”房价这件事上,各地都做得不显山不露水,而此次的恩施却刚好相反,不仅弄得人尽皆知,还招来了一片骂声。
除了恩施遭骂之外,某大V提出“未来劝人买房仍是积德行善”一言,也没有逃过被群起而攻之的命运。
其实于情是很理解大家对高房价的仇视,毕竟无数人被高房价折磨得苦不堪言。
但于理来看,小笙还是觉得劝人买房仍旧是积德行善的,当然前提是劝一套房都没有的刚需。
1
上牌桌的资格都没有
对于刚需而言,一个既没有底牌,又没有上牌桌的人,就不应该考虑自己会不会成为接盘侠,因为自己连接盘的资本都没有。
近两年随着局势变化,我们更习惯用“人均房产1.2套”“库存够全国消化一年”等数据来安慰自己。
但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现实就是,上述的“人均”和“库存”中没有一套房子是属于自己的。
所以,对于一套房产都没有的刚需,就不要跟着别人瞎起哄,迷信所谓的大局,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选合适的,能上车就上车,才是真理。
在15年之前买房,越早的时间对应的是越低的价格,可以说时间=金钱也不为过。
就算错过了15年以前的机会,如今买房,不为接盘其实可以不用思考那么多,只为给自己一个安稳的住所也并无坏处。
毕竟在所谓的“不当开发商的接盘侠”、“坐等楼市崩盘”这些言论里,你手里的百八十万对市场而言涟漪都不会起。
记得,曾经一个刚需粉丝来咨询小笙有关房产的问题,针对问题小笙给出了具有数据和理论依据的解答,甚至专门做了一个详细的表,以便粉丝更容易理解,但对方却始终纠结于该不该买房,还提出很多杠精般的质疑。
这种情况就让人很心累了,毕竟劝人直面现实,总是比与人一起无用的吐槽逃避困难要艰难许多。
虽然辩论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好的。
后来,时隔两年已经享受到楼市发展给其带来的福利并且准备换大房子的他给小笙发来了迟到的感谢,说当认真开始思考,如果自己一辈子不买房,手里的钱还能干啥的时候就有了答案。
2
关于通胀
劝人不买房的文章一直以来就没断过:
这篇文章发于2007年,文中恢弘的叙述和引经据典的论证无不处处透着权威。
可现在再看12年前的这篇文章,是否会觉得讽刺。
大环境不好,我们总以为目前就处于房价崩盘的前夜,但事实上,小笙想说的是每逢房价稳定、低潮期,总是各种悲观情绪蔓延的时候,08年也好,12年也好,均是如此。
无论我们从人口、城市化进程、库存、人均住房面积等等数据均能找到楼市不行的“铁证”,但大家往往忽略了通胀。
最容易理解的就是想想那些“老大爷二十年前存了4000元,经过几十年的光影,历经波折终于连本带利取出6000多元”之类的新闻,我们笑过之后难免觉得后背冒冷汗。
大部分人的财富没有足够的收益,是很难跑过通胀的,特别是对于没有房的刚需而言,一不小心,多年积攒的首付就化为泡沫。
一个时代的风口让多少人因为赶上了房产,使得财富得以增长,中国房地产发展到如今让大多数人都收益了。
就算房产不可能再直线飞奔,但对于刚需而言,光是跑过通胀就需要用尽全部的力气。
所以说劝刚需买房依旧是积德行善,无所谓货币和宏观甚至微观,除非你能相信自己的挣钱速度和财富积累能轻轻松松跑过通胀且绰绰有余。
3
买买买依旧正确?
想不明白的还在纠结买不买房,想明白的且明显能感受到通胀切肤之痛的人们,早已扭转了对钱的看法。
大家再也不相信手里的现金,开始炒股,开始炒房,开始炒金炒银炒邮币炒兰花炒普洱炒茅台(600519)炒藏獒炒大蒜……炒一切可以炒的产品。
到最后,连不能炒的也要整个概念出来疯狂的炒,管它靠谱不靠谱,不管啥好像都比钱更靠谱,这也导致这些年我国的居民储蓄率急剧下降:
人们相信其他资产,唯独不相信手里的现金,正是由于房产相对抗风险、抗通胀,造成了大量金钱流入楼市。
有资本的人不仅在国内买买买,这些年也并未停止征战全球的步伐,据数据显示,我国海外房产投资占比一路水涨船高。
但高热过后,这种现状很难持续。
近几年整体的楼市风向都有所变化,国内炒房者退出或套牢,国外炒房者折戟,这也给无数准备投资楼市的小散户敲响了警钟。
4
真正需要收手的人
狡猾的市场不断地教育我们,让我们形成钱越来越不值钱的认知习惯,这就好比放诱饵捕猎动物一样,我们深知通胀的恐怖,也看到了最开始置业炒房客尝到的甜头。
然后有无数人借此做局让我们挤破脑袋争先恐后往坑里跳,随着职业炒房客越来越谨慎,自以为掌握房产周期,并攒了点小钱的散户开始入场。
这些“炒房客”并非大家所痛恨的阶级对立的炒房客,而是一些从刚需走过来的自住+投资类型的散户。
所以小笙认为还是很有必要说一说,毕竟如今的市场对这些身家本就不丰厚的小散户并不友好,一不小心将很痛苦。
首先,如今的楼市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已经不适合投资了,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都越来越注重金融风险,对楼市更是警惕。
目前我国的大环境无论是购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亦或者是城镇化棚改等等因素来看都算不上乐观,如今市场的种种信息都在让现实楼市里的金融水分逐步被抽离。
而“微妙的稳房价”其实早已在各地以更柔和的方式进行了很久。
这也使得很多拥有相对劣质房产者的房产财富被稀释。
房价涨幅太多,承载太多财富后,其价格下跌的“水磨功夫”也让原有的回报率不断缩减,无论是房租回报率,还是涨价收益都不乐观。
目前我国租金收益率最高的城市依然未到4%,与很多5%以上的国家差距依然很大。
而与此同时大家都在作为标杆的一线城市依旧在消化曾经的涨幅。
所以对于加大杠杆的投资者需要格外小心,特别对于加超大杠杆的炒房的小散户到了收手的时候了。
毕竟劝刚需买房不等于劝所有人都买房。
未来也将会是刚需买房不会亏,而散户大部分挣不了钱的怪异局面。
以前盲目的买买买,那是赶上时代红利撞大运,现在盲目的投资楼市无疑是争先恐后当韭菜。
———— / END /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诸葛找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