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嘉兴城市建设大动作频频 沪嘉通勤快线、城市快速路

作者:康华房地产 发布时间:2017/2/16 12:27:06 来源:本网站

人勤春来早,新年新气象。2017年是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今天记者从嘉兴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了解到,2017年嘉兴城建计划已经初步出炉。

  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过去的2016年,嘉兴城建系统圆满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城乡建设工作取得新成绩,对于今年的工作以加快打造国际化品质之城为目标,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与美丽镇村建设,统筹市本级建设发展与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抓好规划引领、重点项目、环境整治、行业转型、精细管理和自身建设等重点工作。

  关键词:“多规合一”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2016年的嘉兴,屡次登上全国新闻,尤其是去年5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稿发布,嘉兴“入围”,这赋予了我市今后的发展规划新的机会和活力。

  记者从市建委获悉,不仅是在接轨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上,今年在城乡空间转型发展上,我市也将有新的突破。2016年嘉兴就以“多规合一”试点改革带动城乡空间转型发展,形成了“市县一体+全域统筹+六改联动”的嘉兴模式,基本实现了四本规划在期限、范围、底图、目标、数据、蓝图上的“六个一致”。

  今后,嘉兴将深化完善沪嘉通勤快线、城市快速路和市域轨道交通这“三路”的规划建设方案,努力提升城市运行效率。编制杭州湾北岸城镇群规划和嘉兴空港区域的协调规划,为嘉兴海港、嘉兴空港“两港”建设预留空间。完善高铁嘉兴南站枢纽规划,衔接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极化南站枢纽地位。细化完善科技城片区、国际商务区、秀洲高新区和湘家荡旅游度假区“四片”的建设规划,打造品质之城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城市有机更新

  打造城市建设新亮点

  2016年,市区文生修道院片区、杉青闸片区、兰宝地块的大部分居民告别了居住几十年的老宅,征迁后搬进了新居。

  据统计,这三个地块的有机更新工作共征收住宅1432户、企业9家,征收面积900亩,三个地块签约比例分别高达100%、99.5%和97.2%,2016年也成为市区房屋征收户数最多、危旧房最多、面积最大、签约比率最高的一年。

  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背景下,嘉兴要利用好强大的区位优势,着重抓好重点区块的更新建设,推动成熟地块招商,引进优质项目。

  按计划,今年将实施有机更新7000亩,其中启动更新建设1500亩,着重抓好子城广场、湖滨公园、芦席汇历史街区的更新建设;完成征收2300亩,做好杉青闸、文生修道院、火车站和兰宝等地块的扫尾工作;启动征收3300亩,实施下塘路地块、东栅老镇区块和东塔弄、冶金厂地块的征收工作。

  关键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实现城乡面貌新改善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但现在镇村面貌大变样,再不是脏乱差的小村庄了,也不是以前的草窝了。”远在天津求学的张嘉嘉寒假回到老家,乱搭乱建的现象消失了,转而是整洁的道路、洁白的墙面和富有水乡特色的各式小品呈现在眼前。

  记者从市“三改一拆”办了解到,2016年嘉兴以“无违建创建”、公铁沿线环境整治为抓手,与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治理有机结合,狠抓“三改一拆”。去年全市改拆出土地面积1081万平方米,其中复垦复绿625万平方米、启动改建268万平方米,拆后利用率达到82%。

  2017年将继续大力推进无违建创建,力争南湖区、嘉善县和海盐县成功创建基本无违建县(市、区),秀洲区、桐乡市和嘉兴港区成功创建无违建先进县(市、区)。

  据悉,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出台《嘉兴市镇村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15个示范镇启动以“五个一”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镇村综合整治。记者了解到,全市建成区内列入小城镇环境整治范围内的70个镇(街道)已经完成整治规划编制工作,今年将完成首批30个重点镇(街道)的整治任务,达到省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出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海绵城市

  完成全部116个试点工程

  “海绵城市”这个词对于嘉兴市民来说已不再陌生。得益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道路综合整治等,嘉兴的“颜值”与日俱增。

  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指挥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嘉兴海绵城市建设共计开工面积15.1平方公里、开工项目91个,其中完工项目36个,完成投资达17亿元。结合海绵城市计划实施改造的居住小区项目共31个,涉及改造面积2.23平方公里,已有1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启动建设,涉及改造面积约1.05平方公里。

  “我们这里是老小区,一部分路面被压坏了,每逢雨天就会积水,这次能全面改造真的太好了,你看现在路上没有积水,绿化也翻种了,整个小区像是‘年轻’了好几岁。”家住南湖区建设街道建南公寓的施女士提起小区的海绵城市改造连声称赞。

  2017年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第三年,根据试点建设要求,3月底前,完成116个海绵城市试点项目中70%的项目,6月底前全部工程完工。“在我们的海绵建设理念中,老项目以海绵改造也就是‘海绵+’的形式进行,对于新建设项目则贯彻‘+海绵’的理念,争取到2020年建成区内海绵城市面积达到25%的目标要求。”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际上从去年7月份开始,我市已在市域范围全面部署海绵城市“控新改旧”工作。

  关键词: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

  新建住宅绿色一星级全覆盖

  去年嘉兴建筑业企业再获殊荣,由浙江博元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晶晖大厦项目获得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项“鲁班奖”,成为我市本土企业获得国家级工程最高奖的第二个项目。

  记者从嘉兴市建筑业管理局了解到,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2016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筑工业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正在与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将出台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项目和基地建设,深化产业转型发展。同时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新建居住建筑实现一星级全覆盖,新建办公建筑和政府投资公共建筑实现二星级全覆盖。

  日前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通知称,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已正式通过审查并予以公示,嘉兴今年也将出台市本级城市核心区新建住宅实施全装修和成品交付的实施细则。

  此外,今年还将建立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将建筑市场信用信息作为资质(资格)、工程招投标、工程评优等活动的重要依据,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建筑市场良好环境。

  关键词:智慧城建

  构建城市管理新格局

  智慧城建,是以信息化治理为手段,推动建设行业治理现代化。国家测绘局已将嘉兴列为时空信息云平台国家试点城市,下一步,将加快构建覆盖全市域的时空信息大数据云式存储、云式管理和云式服务,为政府决策、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应急保障和公众生活提供实时在线服务,为建设“智慧嘉兴”提供平台支撑。

  家里使用瓶装燃气的居民感受较深的一个变化是,现在到燃气供应站给钢瓶充装燃气,需要提供使用者身份证和燃气使用地址,钢瓶上也出现了二维码和所属单位的编号。记者从嘉兴市园林市政局了解到,全市76万户共182万个钢瓶全部实现实名登记,在省内率先采用二维码手段,完成100万个钢瓶的实名绑定,占全市钢瓶总数量的55%,有效提升了瓶装燃气安全监管。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将完善城市污水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办法,理顺污水处理费收费和使用机制,全面提高污水管网维护水平。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维管理,建立水量水质监测、巡查维修、设备更换等运维管理制度,建设市、县、镇三级治理设施数据库和动态监管体系,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稳定运行。